0第一商用車網 嚴駿
拉上一噸大閘蟹環太湖一圈,行駛里程319.4公里,最終剩余電量21%;滿載3米長型鋼從蕪湖出發行至蘇州,狂奔346.3公里,剩余電量16%。
這就是近期在以“一天不充電 跨城隨便跑”為主題的奇瑞商用車開瑞江豚E7跨城無憂版蘇州上市發布會現場,兩條不同線路真實場景下,該車在實際工況中的最終表現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還是在全程冷鏈/開啟空調的情況下達成的,充分說明了江豚E7跨城無憂版高續航、真省電的實力。作為一款定位長續航客貨兼顧的新能源運輸車,它究竟還有何硬實力,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究一番。
跨城無憂底氣足 62.98kWh電池+2C超充系統
當前,新能源物流車用戶最焦慮的莫過于“續航短、充電慢、電耗高”。尤其,在面對跨城的平臺訂單時,雖然價格高,卻往往因為擔心目的地缺乏相關充電設施,或電量不足需要中途尋找充電樁而被迫放棄。很顯然,這既影響運輸的效率,更是經營者收益提升的攔路虎。
而江豚E7跨城無憂版之所以敢稱“跨城無憂版”,續航能力自然是其核心賣點之一。搭載62.98kWh超大容量電池,配合高效電控系統,可實現CLTC工況下超400km的真實續航表現。這就意味著廣深、杭甬,以及上海核心城市圈這類150-300km的典型跨城線路,滿電往返毫無壓力。
需要特別指出的是,即便需要臨時補電,江豚E7跨城無憂版支持2C超充的高效補能方式,也可以在20分鐘內完成30%-80%SOC,5%-100%SOC也僅需要45分鐘,相較于行業普遍采用的1C充電,充電速度提升了20%。除了帶給用戶“充電如加油”的體驗,也意味著司機節約出更多時間,短暫休息會或提前收車回家,相信沒有誰會拒絕。
此外,江豚E7跨城無憂版還配備了液冷液熱電池,極大拓展了電池的工作邊界。從-20℃的北方寒冬到40℃的南方艷陽天,江豚E7跨城無憂版均能保證電池始終處于適宜的工作溫度區間,以實現最佳的充放電效率。在多重核心技術的加持下,可以說,江豚E7跨城無憂版極大程度的解決了“跑得遠”的問題,更化解了“充電慢”的用戶痛點,讓新能源城配物流車的運營效率得以充分釋放。
多拉快跑高效賺錢 大空間+強承載+后驅動力
對于一心想要多賺錢的經營者而言,光解決了運營效率和續航問題,還不夠。想要幫助用戶多賺錢,關鍵在于“多拉、快跑、少等待”,而對應的產品的性能則是裝載空間、承載性能、動力及車輛可靠性。
江豚E7跨城無憂版在空間上的優化可謂極具誠意,7.1m3超大貨廂+3185mm超長貨箱+1007mm寬側滑門,無論是建材、家電、還是電商包裹,都能輕松容納,甚至可縱向放置3.1米的超長管材,實現“一車抵多車”的裝載效率。
承載性能方面,江豚E7跨城無憂版采用后置后驅架構,配合2.1噸級沖焊一體后橋,6片鋼板彈簧以及195/70R15超厚輪胎,單胎承載高達1030kg。當車輛滿載時,因為后驅的緣故,貨物重量壓在后輪,顯著提升了輪胎抓地力,也無需擔心車輛打滑、溜坡了。
在動力方面,江豚E7跨城無憂版也充分考慮了車輛滿載時的實際需求,最大功率80kW的驅動電機,峰值扭矩230N·m,最大爬坡度達32.9%,足以應對各類工況下,車輛加速、爬升的動力輸出訴求。可以想象,在如此動力加持下,無論是泥濘鄉道、碎石小路,還是地庫陡坡,江豚E7跨城無憂版都能穩穩地通過,大幅降低了陷車風險,司機的接單場景也得以拓展,一舉多得。
品質跑車安全守護 是車更是“移動工作站”
跨城運輸往往意味著需要長時間駕車,對于司機而言,不僅勞動強度大,通常也很難按照飯點吃飯,甚至,想喝點熱水還需要等到了服務區才能喝上。長此以往,對于司機們的身體健康,甚至于車輛的運行安全無疑將帶來很大隱患,這時便顯出江豚E7跨城無憂版在產品設計上的深入洞察。
2.2kW艙內取電,支持車上燒水、做飯、使用電飯煲或者小冰箱也毫無壓力,而4kW的外放電功能,甚至可為工地設備、戶外露營、小吃攤等提供電力支持,不僅是移動的賺錢小屋,更是移動的工作站,讓駕駛者一路“暖胃隨行”,吃好休息好。
此外,在方向盤前方,江豚E7跨城無憂版為駕駛者配備了7英吋智能儀表盤,集成了倒車影像、故障提醒、語音提示等功能,一目了然,操作簡便也提升了司機對于車輛周圍環境的感知能力,為安全多上了一份保險。此外,像AEB、FCW、ESC等主動安全配置,江豚E7跨城無憂版也是毫不吝嗇的做到了標配,結合車內多達20處的收納空間、電子懷擋+Autohold等細節設計,毫不夸張的說,奇瑞商用車賦予了開瑞江豚E7跨城無憂版比肩乘用車的駕駛質感,這也為其成為行業爆款奠定基礎。
結語
開瑞江豚E7跨城無憂版的上市,不僅是對續航、充電、承載等傳統痛點的技術回應,更是對城配司機工作方式的全新理解。
它用62.98kWh大電池+2C超充破解續航焦慮,用后驅+大空間提升運營效率,再用外放電+智能安全配置關懷司機的日常生活。這一切,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,即讓司機跑得更遠、賺得更多、過得更安心,這也是其成為行業新標桿的底氣。